2013年吧,《十月》文学杂志在慈溪搞一个文学颁奖活动,我有幸被邀请见见当地作家朋友。在那里我见证了自己的作者获得十月文学奖,作者是我在自然来稿中淘出来的,他一再说:他妻子可以陪我到处转转。
我第一次在那里见识了智能马桶,给家里人打电话说:将来咱也买一个。
那是一个富庶的地方,那个地方愿意投入人力物力为文学做一些事情。
一晃几年过去了,慈溪和很多我去过的地方一样,渐渐成了记忆中一张偶然翻过的照片。今天突然找出这张照片,翻来覆去看了又看,其实是因为这几天一直被广泛关注的山东刺死辱母者。
慈溪历史上,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,甚至慈溪地名的由来,就是因为这个故事,以下文字是当地慈溪市档案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文字,为尊重历史和事实,本人未做只字修改,全文照搬如下:
慈溪地名的由来大唐盛世,浙东地区经百余年的休养生息,经济发达,人口大增。到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浣奏请朝廷,把浙东分为慈溪、奉化、翁山(今定海)、县(今鄞州区)4个县,并新建明州加以管理,隶属于江南东道,慈溪县城就设在现在宁波市江北区的慈城镇。
慈溪这个县名是因袭了辖区内的一条小溪的名称,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:汉代有个出名的孝子叫董黯,是董仲舒的六世孙,字叔达。
有一年,董黯的母亲生了病,特别想喝大隐溪的溪水。但大隐溪在城西10余里处,无法每天去汲取。董黯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,就在大隐溪旁建了一所房子,把母亲安顿在那里,天天打溪水给母亲喝。在他的精心护理下,母亲的病不久就痊愈了。
董黯有个邻居叫王寄,王母见了这情景,就常拿董黯孝母的例子来责备王寄,引起了王寄的嫉恨。一天,王寄趁董黯不在家,竟闯进董家,凶残地侮辱了董黯的老母,董黯对此恨之入骨。不久,母亲含恨亡故,董黯悲愤交加,就伺机杀了仇人,用以祭奠亡魂。办完了丧事,董黯就去官府自首。
汉和帝了解了他的杀人缘由,出乎意料地下诏“释其罪,且旌异行,召拜郎官”。董黯虽没有应召去做官,但他的孝行却从此传遍了全国。那条大隐溪也因此被改名为慈溪。慈溪建县时,人们就很自然地把这溪名移过来做了县名。
到了明代永乐十六年(1418年),慈溪县印不知怎么找不到了。官府怕它落到歹徒手里,会造成更多的事端,就请示朝廷发公文重铸,并把“溪”字改成了“ ”字,从此“慈溪”就改成了“慈 ”,直到1956年,国务院公布《汉字异体字整理方案》,才又复原为“慈溪”。
这几年,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,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核心价值观就是孝悌之义,中正伦常。慈溪名字的演生过程,记录了历史上同类事件官方的处理态度,和世道民心向北。人要穿衣立世,无论什么人,只要精神正常,都要有遮蔽,这是起码的文明;人要有所不为,这是起码的规矩,当着孩子的面侮辱母亲,这是挑战全人类的精神底线。
哪怕于欢是歹徒、恶棍,哪怕于欢的母亲是一个恶贯满盈、臭名昭著的女人,法律法规可以惩罚,但是,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侮辱她。这是最起码的底线。
欢迎关注雲秀軒 wxyyunxiuxuan
投稿邮箱:wxyyunxiuxuan@163.com
